推荐阅读

文人要收心敛性,苏轼在“乌台诗案”中的遭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

点击量:   时间:2023-07-16

“乌台诗案”是宋神宗发起的一起诏狱。宋神宗为什么对苏轼雷霆震怒?苏轼的结局又如何呢?

 

 

事件的起因

 

 

“乌台诗案”的起因绕不开一个人——王安石。王安石罢相后,离开朝堂,但并不代表人去政息,富国强兵的梦想仍萦绕在神宗的心头。王安石走了,变法不可能因此废掉,李定因此被推到了前沿。李定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变法派官员。1079年(元丰二年)5月,宋神宗任命李定为御史中丞兼判司农寺。一个是最高检察长,一个是变法的主要机关负责人。神宗此举朝堂人人皆知,就是希望李定感念君恩,继续推行新法,打击反对新法势力。李定此时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正准备干出一份成绩,以报浩荡皇恩。苏轼就撞到了枪口上。

 

 

苏轼因为一贯抵制新法,王安石在神宗面前没少排挤他,苏轼无法在汴京朝堂待下去,自请外放,历任通判杭州。1079年,苏轼又迁知湖州。按例苏轼要上表谢恩,一代文豪做这种应用文是手到擒来,小菜一碟,只需大谈感谢皇恩浩荡,生民幸福如沐春风,自己无比热爱大宋王朝,无比尊崇神宗即可。可苏大才子不知是为了对仗工整,还是有泄私愤之意,写出了:

 

 

“知其生不逢时,难以追陪新进,察其老不生事,或可牧养小民。”的句子。

 

 

福祸无门,有人自招。苏轼犯了文人自作聪明的毛病,文人心性害人不浅。有御史官员敏锐地发现邀功的机会出现了。这年7月2日,李定和监察御史一同上奏,列举苏轼历年来所作诗文“讪上骂下”“指斥乘舆”。神宗接过几位大臣精心编撰的苏轼诗摘集句,立即眉头紧锁,看完后心里已经不知问候了苏轼祖宗多少次了。

 

 

事件的开端

 

 

惹得龙颜大怒,后果当然很严重。神宗立即颁旨:送御史台根勘闻奏。想来苏轼能有如此结果,也怨不得别人,是他文人习气作怪,根本没有弄清当前的庙堂形式。从前他对新法的攻击和非议是冲着王安石去的。元丰年间,王安石罢相后,神宗从幕后走到了台前,变法派和反对派官员都明智地保持了沉默。当朝堂上“万马齐喑”时,苏轼仍然一如既往对新法冷嘲热讽,这在神宗看来不是简单的“不识相”,而是对君权的一种挑衅。不拿他杀一儆百,拿谁立威?

 

 

事件的发展

 

 

见到圣谕,李定立即揣摩透了圣意,提出三点建议:“乞选参洽,及罢轼湖州,差职员追摄。”有了神宗特旨,李定立刻派员赴湖州,准备押解苏轼回京待勘。突遭此变故,换做旁人早已吓得哀哭不止,瑟瑟发抖。但苏轼很有名仕风度。面对前来缉拿他的钦差,心里虽然也是忐忑不安,但看到妻子啼哭担忧的样子,竟然还能微笑调侃地说道:“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,作一首诗送我乎?”为了不让妻子担心,苏轼临危还能这样安慰妻子,真名士也。

 

 

事件的高潮

 

 

神宗心里非常明白,苏轼只是反对新法,而不是反对皇帝!打骡子惊马,神宗是要借苏轼文字案刹住朝野上反对新法之风。目的达到了即可。吓唬一下苏轼,让他知道如何夹起尾巴做人,少说风凉话就可以了。如果苏轼真死在狱中,神宗是给自己身上泼脏水,无法容才的恶名他神宗可不想背。政治上许多事情是只可意会,无法言传。李定自然明白其中利害。审苏轼也不敢动私刑。十一月三十日,御史台结案奏闻,经发运三司度支副使陈睦复核,苏轼也供认不讳,并且洋洋洒洒写了两万余句的“供状”表示“甘服朝典”。最终专案组向神宗建议:判处苏轼两年徒刑,以观后效。

 

 

事件的结局

 

 

十二月二十六日,“乌台诗案”尘埃落定。神宗颁旨贬授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。喧嚣一时的“乌台诗案”终于画上了句号。劫后余生的苏轼来到黄州,请得城东荒地数亩,耕读度日。因为此地处城东,皆为坡地,故名“东坡”。此后,苏轼又在此处修建了雪堂,从此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

 

 

“乌台诗案”对苏轼的影响

 

 

此案重举轻落,苏轼能逃过一劫,和宋朝当时的开明之风不无关系,也和苏轼才华冒尖,影响力巨大不无关系。经此一事,苏轼个人的创作思想也发生了转变。焕发出来的新的创作激情迎来了文学创作的高光时刻。在仕途上经此打击后,苏轼的文风也发生了变化。人只有经历了劫难,性格才会发生变化,这话不假。苏轼此后的许多文章与词作都表现了其性格通脱豁达的一面。

 

 

《江城子》(十年生死两茫茫)是内容上有了突破的话,那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就是写作风格的大胆突破。因祸得福,中华大地从此又多了一位不朽的诗词“大家”。

 

 

苏轼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。

官场不是自由之地。对政见不满,发牢骚不但要看对象,更要掌握时间。文人秉性,率直不拘言辞,凭自己才学写一些不恰当的诗句来对领导主张指指点点,是为官大忌。

官场箴言:领导,只有领导才是永远正确的!

 


推荐阅读